吳志揚天生愛讀書 沒想過從政─協會熱情推薦
2009-06-15╱台灣時報╱第3版╱焦點╱孫麗菁
桃園縣四處散發著這樣的文宣,指有意爭取參選桃園縣長的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有個「好爸爸」。其實,桃園人對於吳志揚的觀感,並不是來自「伯公」吳伯雄,而是因為吳志揚長年對於地方事務認真負責,即使在選舉中,也總是「說好話」,對於競爭對手揚長避短絕不攻訐。
吳志揚笑說小時候,他的個頭可比一般同學高,當時,他並不知道,自己的爸爸和別人有什麼不同,人也不特別聰明。
可是他的個性好認真:唸書認真、遊戲也認真,就像國小二年級時,做的結構力學「摺紙實驗」,折過一摺的紙可以承受幾本書的重量,二摺、五摺、七摺,又可以承受幾本書的重量,他總是很仔細的記憶與練習,正經八百表述意見。
而伯公和他就是「很單純的父子」。伯公省議員的那一段從政經歷,吳志揚根本沒有記憶,記憶中父親從政時,已經是「縣長」,很會講笑話的伯公,是一位很嚴肅的父親,偶爾會帶他們全家出遊,或是和他打打桌球與籃球。
而吳志揚在家中小小的院子多是和姊姊、弟弟一起騎腳踏車嬉戲,因為庭院深處藏著許多蚊蚋,直到黃昏回家,身上總有「一拖拉庫」叮咬的痕跡,然而吃著媽媽每天親自煮的飯菜,看媽媽幫他擦藥藥,吳志揚好滿足。
雖然媽媽功課盯得緊,寫字還要求吳志揚左右對襯,吳志揚愛唸書卻不是因為「被要求」,而是天生使然。小時候讀大英百科全書英文版,不懂的單字都是自己查英漢字典,並記憶所有史地的常識,一點也不依賴大人,現在的他則是常常自我戲謔不如小時候那般精進。
吳志揚的個性內向而獨立,陪伴他度過童年的玩具,不是時下盛行的首代變形金剛,而是二手的拼圖與積木,要花大錢買的玩具,媽媽一律說「不」:「家中一直都很節省從沒買過新玩具」,而他所玩過最火爆的遊戲,就是在院子拿石頭和弟弟互扔,但「媽媽沒有打過我們三個小孩,除非太自私」。
吳志揚從國中開始,就以沒有假期的方式苦讀,六百四十多分考上建中,創下桃園國中當時最高紀錄,上了建中後,他選擇參加樂隊,多項專長,完全不讓青春留白。
十七、八歲的他還會陪著姊姊去約會耶,「爸爸疼姊姊、媽媽疼弟弟,我只好去黏爺爺奶奶,一點小小的心機啦!我和姊姊感情比弟弟好了一點」。
坦白說,吳志揚的少年青春夢,從來不包括「從政」,「我還沒出生,爸爸就從政了,一直到我念台大、從美國唸完碩士,都在想『你從你的政,我過我的生活』。回過後執業做律師,在學校教書,在律師公會也很活躍,像扁案律師鄭文隆、顧立雄大家都是熟識的伙伴,就是沒想過要從政。」
姊姊走音樂這一塊,弟弟走金融這一塊,吳志揚想發展法律這一塊,吳伯雄也都默許,既然沒有提起「接棒」這回事,吳志揚自然也不需要對父親「從令如流」。
是朋友鼓勵吳志揚出道的,也因為「不甘心」輸給父祖輩--曾祖父是秀才、祖父是醫院院長和縣長、父親從政卓然有成,都受到地方父老敬重,他不希望自己默默無聞,每年執香敬祖時,老覺得對不起祖先,於是下定決心從政。
比起很多藍綠政治家族,吳志揚三十五歲從政,算是很晚的了,「沒有人天生適合政治這個行業,這個行業很痛苦,我適應得還算好,基本上要有一點心理建設才行」。
現在的吳志揚絕不是吳伯雄的影子,從有記憶以來,他一點一滴努力累積,所以伯公最近的政治際遇,並沒有影響地方鄉親對他的觀感和期許。
吳志揚說,他現在的年紀,和現任縣長朱立倫當初選縣長的年紀一般,各國駐華代表也多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,他的國家也信任他有這種能力,言下之意,希望大家信任他有擔任地方父母官的能力。
在他心目中,航空城的縣長應該「年輕、專業、有活力」,有能力與「各方」談判、合作、競爭,他很想有個機會,讓桃園成為明亮的「東方之珠」,這番話意味深長著呢!(記者孫麗菁)
桃園縣四處散發著這樣的文宣,指有意爭取參選桃園縣長的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有個「好爸爸」。其實,桃園人對於吳志揚的觀感,並不是來自「伯公」吳伯雄,而是因為吳志揚長年對於地方事務認真負責,即使在選舉中,也總是「說好話」,對於競爭對手揚長避短絕不攻訐。
吳志揚笑說小時候,他的個頭可比一般同學高,當時,他並不知道,自己的爸爸和別人有什麼不同,人也不特別聰明。
可是他的個性好認真:唸書認真、遊戲也認真,就像國小二年級時,做的結構力學「摺紙實驗」,折過一摺的紙可以承受幾本書的重量,二摺、五摺、七摺,又可以承受幾本書的重量,他總是很仔細的記憶與練習,正經八百表述意見。
而伯公和他就是「很單純的父子」。伯公省議員的那一段從政經歷,吳志揚根本沒有記憶,記憶中父親從政時,已經是「縣長」,很會講笑話的伯公,是一位很嚴肅的父親,偶爾會帶他們全家出遊,或是和他打打桌球與籃球。
而吳志揚在家中小小的院子多是和姊姊、弟弟一起騎腳踏車嬉戲,因為庭院深處藏著許多蚊蚋,直到黃昏回家,身上總有「一拖拉庫」叮咬的痕跡,然而吃著媽媽每天親自煮的飯菜,看媽媽幫他擦藥藥,吳志揚好滿足。
雖然媽媽功課盯得緊,寫字還要求吳志揚左右對襯,吳志揚愛唸書卻不是因為「被要求」,而是天生使然。小時候讀大英百科全書英文版,不懂的單字都是自己查英漢字典,並記憶所有史地的常識,一點也不依賴大人,現在的他則是常常自我戲謔不如小時候那般精進。
吳志揚的個性內向而獨立,陪伴他度過童年的玩具,不是時下盛行的首代變形金剛,而是二手的拼圖與積木,要花大錢買的玩具,媽媽一律說「不」:「家中一直都很節省從沒買過新玩具」,而他所玩過最火爆的遊戲,就是在院子拿石頭和弟弟互扔,但「媽媽沒有打過我們三個小孩,除非太自私」。
吳志揚從國中開始,就以沒有假期的方式苦讀,六百四十多分考上建中,創下桃園國中當時最高紀錄,上了建中後,他選擇參加樂隊,多項專長,完全不讓青春留白。
十七、八歲的他還會陪著姊姊去約會耶,「爸爸疼姊姊、媽媽疼弟弟,我只好去黏爺爺奶奶,一點小小的心機啦!我和姊姊感情比弟弟好了一點」。
坦白說,吳志揚的少年青春夢,從來不包括「從政」,「我還沒出生,爸爸就從政了,一直到我念台大、從美國唸完碩士,都在想『你從你的政,我過我的生活』。回過後執業做律師,在學校教書,在律師公會也很活躍,像扁案律師鄭文隆、顧立雄大家都是熟識的伙伴,就是沒想過要從政。」
姊姊走音樂這一塊,弟弟走金融這一塊,吳志揚想發展法律這一塊,吳伯雄也都默許,既然沒有提起「接棒」這回事,吳志揚自然也不需要對父親「從令如流」。
是朋友鼓勵吳志揚出道的,也因為「不甘心」輸給父祖輩--曾祖父是秀才、祖父是醫院院長和縣長、父親從政卓然有成,都受到地方父老敬重,他不希望自己默默無聞,每年執香敬祖時,老覺得對不起祖先,於是下定決心從政。
比起很多藍綠政治家族,吳志揚三十五歲從政,算是很晚的了,「沒有人天生適合政治這個行業,這個行業很痛苦,我適應得還算好,基本上要有一點心理建設才行」。
現在的吳志揚絕不是吳伯雄的影子,從有記憶以來,他一點一滴努力累積,所以伯公最近的政治際遇,並沒有影響地方鄉親對他的觀感和期許。
吳志揚說,他現在的年紀,和現任縣長朱立倫當初選縣長的年紀一般,各國駐華代表也多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,他的國家也信任他有這種能力,言下之意,希望大家信任他有擔任地方父母官的能力。
在他心目中,航空城的縣長應該「年輕、專業、有活力」,有能力與「各方」談判、合作、競爭,他很想有個機會,讓桃園成為明亮的「東方之珠」,這番話意味深長著呢!(記者孫麗菁)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